



编者按
2月27日,央视网连线中国电科智能无人运投管控系统团队,对无人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直播访谈。“电科鸿雁”智能无人运投管控系统到底有什么作用?无人机对疫情防控方面有哪些用处?点击下方视频,即可了解。
此次连线通过央视网、央视频、央视影音、腾讯视频、快手、新浪微博、今日头条、风直播、小米直播、斗鱼直播、未来电视等11个网络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,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.5亿网友在线关注了这次直播。
“全市各社区和广大居民朋友们,抗击疫情人人有责,打好疫情狙击战需要群防群治人人参与,为做好防疫工作……”
近日,银川的居民,总能听到这样的喊话,不同于之前的喇叭喊话,这些话是从天上的无人机传来的。原来,这是无人机在执行疫情期间巡查喊话任务。
与此同时,身在武汉和重庆的居民也注意到,最近也总看到许多无人机,在有序地运载输送医疗、生活保障用品等物资。
在本次疫情防控中,利用无人机运输物资,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接触,降低交叉感染风险,而且无人机无需考虑地面管制情况,可以确保及时将物资送达一线人员手中。此外,无人机还可实现空中实时巡查、喊话、喷洒消杀、无人机遥感测试等功能,大大提升疫情防控的效率,在全国得到大范围运用。
若要实现物资运输效率的最大化,需要上百架无人机高效有序地开展作业呢,在这个过程中,中国电科研发的“电科鸿雁”智能无人运投管控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高效有序:可实现上百架无人机同时作业
“让一架无人机飞起来执行任务,配一个飞手就可以了,但要是有几十架、几百架无人机同时执行任务,那就是个系统性工程了,必须要用到我们的‘电科鸿雁’智能管控系统。”中国电科无人平台智能管控团队负责人表示,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中国电科依托在无人化、智能化方面的深厚技术积累,迅速研发上线“电科鸿雁”智能无人运投管控系统,集无人平台接入、调度、管控、数据服务、区块链合约等功能于一体,系统能够接入、管理和控制多型无人机,执行应急物资运输、隔离区餐食配送、巡查飞行、防疫广播、远程喊话、喷洒消毒等任务。
“以民航系统为例,为了保障飞机顺利起飞,民航有空管系统、订票系统、离港系统、通信雷达系统等,‘电科鸿雁’就相当于民航的空管系统、订票系统、离港系统。”该负责人表示,有了“电科鸿雁”系统,武汉地区消毒作业需求,就可以同时执行超百台无人机同时作业,大量节省了时间和人力,做到消毒的全覆盖无死角。
据介绍,该系统由前端接入子系统、管控子系统、移动端APP三个部分组成。前端接入子系统负责与各种无人机进行协议和通信对接,目前该系统已经接入63家无人机平台、450架无人机接入进网;管控子系统负责对进网执行任务的无人机进行管控,能实时对全国执行任务的无人机进行监管、控制、调度、统计,自疫情开始执行任务以来,共计飞行700多架次,运输物资3.5吨,飞行距离3000多公里;移动端APP相当于民航的订票系统,每次飞行前,在前端提报任务,后台管理系统进行运力配置,现场无人机就能自动执行任务了。
全程在线:无人机状态实时可看可控
该系统操作简单,无人机操作员只需通过“电科鸿雁”管控平台的移动端接受任务,将物资挂载到无人机上,无人机系统接收“电科鸿雁”管控系统规划的航路信息,一键起飞和降落即可,并且全程可在“电科鸿雁”管控平台看到无人机的实时位置等飞行状态和实时视频,实现远程操控。
“在系统移动端进行需求提报后,我们就可以在卫星影像上面精确选点,看到无人机的位置。同时,通过使用RTK定位技术,无人机的降落点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,这样就可以保证无人机降落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城市环境。”该负责人表示,对于一些信号质量不好的地方,中国电科还采取了地面布设视觉引导降落标志的方式,同样可以保证高精度定点降落。
截至目前,该系统已经在武汉、银川、重庆等地完成了物资运输、巡查喊话、消毒喷洒等任务:2月12日,在武汉地区完成了首次“无人化应急运输投送行动”;2月21日,首次在重庆执行隔离区生活物资运输任务;2月23日,首次在银川执行巡查任务,由无人机携带云台摄像机和广播喊话器,循环播放社区居家倡议宣传广播,并喊话提醒未佩戴口罩的居民立即回家佩戴口罩;2月24日,哈尔滨保障团队已经全部到位,正在按照地区规定进行隔离,隔离期已经开展物资运输需求对接、方案设计以及系统测试的工作,隔离期到立刻开展保障工作。
据悉,面向湖北十堰、恩施,江西赣州、浙江温州等地的保障分队也在有条不紊的组建中,随时准备执行“非接触式”的应急物资运输、宣传巡逻、社区消毒等任务。